Tagged with " 房地產"

汽車停車位選擇

買房真的都是在累積經驗,第一次買房-原屋主當初就沒買車位,所以也沒得選擇;第二次買房-終於要有自己的車位了,結果交屋前只到停車位看過,也沒有實際停過,結果好笑了…….

(1)這所謂的停車場是由防空緊急避難室去畫格子的,所以寬度就沒辦法跟法規規定的尺寸比(每輛停車位為寬二點五公尺,長五點五公尺。但停車位角度在三十度以下者,停車位長度為六公尺),另外就是三個連著的停車格,中間的車主原本是開房車,過沒多久發現換成了一台Lexus 休旅車,車子寬度又更寬了。

(2)車道僅有單車道,對面車輛如果停得比較出來,因為迴轉半徑跟右邊柱子的關係,我的XC60要倒車進車位超難停,岳母的V40才勉強前後嚕幾次可以停進去,不僅後照鏡全程都得合起來,不然會卡到隔壁的後照鏡,另外就是都從副駕駛座才能下車。

別看第一張照片兩台車停著那麼正,那是因為我停的當下中間那台車不在,後來才回來的,這個車位後來因為房子有問題原價買回去了,不然這個停車位也讓我們很頭痛。

第三次買房我們就選擇買預售屋,看了平面圖來選擇我們的車位,就會考慮得更多,像是動線的問題,另外第二個車位因為是後來剩下才購買到,如果一開始就能選,當初就可以選擇兩個相連的車位,這樣就更完美了。

預售屋樓層選擇

買中古屋除了天花板內部可能看不到外,頂樓、外牆、廁所等都可以確認有無漏水狀況(當然這也得看時間點),但預售屋要怎麼選呢?

最頂樓一般是景觀最好,相對也是單價最高的,但基本上我們是不會去選擇這一層,因為這個日後牽涉的問題太大,頂樓如果是平台,經過日曬雨淋,地面防水層到了一定年限都會需要重新施作,這種狀況遇到時就會跟你的天花板有很大的關聯;那頂樓如果是有植栽或花圃,這個風險就更大了,哪個時間點哪一區的防水有問題這都很難掌握,所以個人覺得次頂層會是個好的選擇。

但像是圖中的這個位置,個人也會特別的在意,因為跟屋頂層同樣的意思,如果他排水口都不清,小露臺地板整年都積著水,這漏水也是遲早的事,更糟的是這是算私人的空間,不像頂樓至少還會有管委會來負責處理。

5 月 7, 2022 - 2022年雜記    沒有留言

海砂屋?房屋買賣糾紛

看到這則新聞,尤其是這張照片就想起近幾年我們剛經歷過的親身體驗,這種案例我想是層出不窮,在這時候看遇到哪種賣方或仲介,還有買方自己的處理方式都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結果。

雖然新聞寫著是海砂屋,我想試驗室試驗應該也做了,印象中87年以後”氯離子含量”每一立方米混凝土中不得超過 0.3 公斤,以這裡說的公寓應該是在87年以前的建築,規範應該是在0.6公斤,要達到這個標準應該很難成立,況且以房仲業來說,哪邊的氯離子含量高或是哪邊的有可能是海砂屋他們比我們都更清楚,有些合約書上都已經會註明,所以要著墨在這個地方打你不會有優勢的。

當人遇上這狀況,都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倒楣,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都會要求賣方合約無效,要原價買回跟賠償金,只要說到了這你就等著跟賣方耗吧,別忘了賣方原本已經拿到錢了,你又想把錢從他手上給拿走,他不跟你拼命才怪。我們是評估這筆錢是佔了我們資產的大半,越快處理結束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最後我們只要求原價買回,又或許是我們遇到的是有好幾億資產的大老闆,只想賣掉這間房子也不想惹一堆麻煩事。對於仲介也是一樣,不要一開始就上哪報料上哪投訴,把事情都弄開了你是要他們認錯嗎?然後呢?財團會沒有法律團隊嗎?對賣方來說,被搞大了最後真解約好了,他的房子還有辦法賣嗎?

除了工程部份要去瞭解外,千萬別忘了多找幾位律師諮詢,像我們當初就找了不只5位,甚至存證信函我們都已經自己先擬好,當然律師各自有各自的觀點,與他們的討論中,你會慢慢組織好戰略,因為你會知道從哪方面打沒有勝算,畢竟官司是最後的一步,不要花時間在這裡了又滿盤輸,記得…..你要先理清楚,你是否還要保有這間房子?還是你只是要爭取賠償?

在經歷過了這樣的事件,雖然最終是原價買回,繳了這麼久的貸款利息及相關工程費用也將近百萬,著實也讓我們上了好貴的一堂課,以我們是土木本科系出身,都未曾想過我們也會遇上這樣的事情,更遑論是一般民眾遇上了,心裡會是多麼的慌。

買了第2個車位

在新屋下訂簽約當日,曾跟建商詢問了車位銷售的狀況,後來就一直忘了這件事,一直到某日想起來跟jessy聊了下,才又傳了訊息詢問當初的銷售,這時房子都已經完售了,結果得知還各剩一個平面車位與機械車位(這個建案車位數比總戶數少,應該是有比較小坪數的買方沒有買車位),夫妻倆討論了幾天,再出了價格買下最後的一個平面車位,中永和的房價真的不便宜,車位也是一樣,不過詢問了住三重的同學瞭解,其實三重的車位均價也差不多都是200-250萬了。

至於為什麼又多買了個車位,因為考量jessy日後可能也會買台小車使用,再加上我們的小白,最基本就是要有2個車位了,再來就是老大已經12歲了,等交屋後再過個10年也近25歲,不管是還在讀書或是工作,她也可能會有用車的需求,再更遠等我們退休了繼續住或回南部,不管是哪個小朋友住這裡或附近,也可以稍微省下一筆停車的錢,當然這是有點想得太遠了。jessy總覺得應該像國外一樣,教好他們後就讓他們自食其力,當然我沒覺得這個方式是錯的,但我會想在行有餘力下把我們的資源留給他們,他們的世界不比以前,會是越來越競爭,我還是比較中國式傳統的觀念,他們這輩子有緣來當我們的小孩,我還是想把最好的都留給了他們。

12 月 25, 2020 - 2020年雜記    沒有留言

最近看的房怎全是附雙車位…..

記得論壇上總會看到有人問買房到底要不要買車位呢?個人一直覺得這個問題真奇怪,是差買車位的預算嗎?還是覺得自己又不開車?一開始不買,以後是還會有人單獨只釋出車位嗎?等到時需要用車了,才來煩惱,以個人為例,目前我們住的是華廈,前屋主是沒買車位,所以我們買了沒有車位,現在還好運氣不錯有找到鄰居租車位,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我們看房的過程中,車位一直都是必要的選項之一,而且還得是”平面車位”。
或許是我們家裡人口多,看的會是比較大坪數的房,所以發現最近幾間看得幾乎都是雙平面車位,就連一間跟地主談的物件,他手上自己還留有10多個停車位,價格不願意降,反而願意多附給我們一個車位,雖然一開始得多花一些預算,似乎雙車位也是蠻有吸引力的,像是我以後就有機會可以買自己夢想中的車,甚至更遠的等小朋友20多歲上大學或出了社會也都可能買車,畢竟不管在台北市或新北市停車位都是遠遠不足的,否則在堤外空間就不會有那麼多車子租在那,還想要以政策沒車位就不准買車來控制根本不可能,現在有的家庭甚至不只一台車了,或許慢慢雙車位的房會變成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商品。

頁次:12»